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,洛阳博物馆新馆布展工作进入“冲刺”阶段,8000多件(组)文物正陆续“走”上展柜。如何将每件文物都放置在最适合的环境里?如何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展示文物的特点,让观众通过沙盘模型等高科技手段深入了解的历史背景、实用价值、制作过程……这些都需要文物工作者的深思熟虑。
布展方式多种多样
与洛阳博物馆老馆相比,洛阳博物馆新馆的各项展示功能都有了很大提升。进入洛阳博物馆新馆大厅,许多工作人员正忙着运送图板、沙盘模型等。谢虎军说,洛阳博物馆老馆由于展示面积、条件有限,仅仅是按照最传统的布展方式,即实物模型加说明牌的方式来展示。而洛阳博物馆新馆则采用了声、光、电等多种展示手段,并借助了多媒体、大型沙盘模型等辅助展品。
不仅如此,洛阳博物馆新馆对文物增加了许多先进的保护手段。如所有的灯光和照明系统都具备防紫外线、红外线功能;展柜的密闭性、展柜玻璃的透光度等都必须达到最佳效果;对重点文物进行恒湿控制等。
此外,洛阳博物馆新馆的各项服务功能也更加完善。谢虎军介绍,为使参观者既欣赏到精美文物,又享受到一流的参观环境,在布展中,设计人员更多地考虑了博物馆的服务功能,除设置无障碍通道外,还设置了专门的休息区、咖啡厅和纪念品商店以及多媒体放映厅等。
参考图片
展示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
在洛阳博物馆新馆东门入口处,10多名工作人员正用起重设备调整“东汉石辟邪”的位置。负责此项工作的市博物馆陈列部人员说,别看石辟邪体量庞大,但位置不合适,该调整也必须调整。
谢虎军向我们简单介绍了新馆的布展情况。
据了解,按照展示方案,新馆的展示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,计划展出文物8000多件(组),展示功能主要有基本陈展、专题展和临时展览三部分。其中基本陈展厅位于博物馆一楼,主要以河洛文化的发展历程为主线,重点展示在洛出土的历代文物,预计展出文物2000件(组),陈展面积为3400多平方米,同时采用数字沙盘、动态影像等现代化展示手段,使参观者将洛阳的辉煌历史尽收眼底。
考虑到洛阳文物的多样性,此次布展还在一楼、二楼分别设有7个专题展厅,分别为汉唐陶俑、唐三彩、历代石刻、精品书画、宫廷文物、洛阳珍宝和墓葬壁画,使参观者充分领略各种文物类型的深层内涵。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燕锋/文 记者 张晓理/图